【真的,現在才真正在讀書!】/彭菊仙
剛上大學時,每當我看著一本本厚重的原文書、教科書時,我似乎很清楚,不論是新聞學、大眾傳播理論、採訪寫作、或是通識課的中國通史、國文…,沒有一科我能讀得好,因為我深深覺得國中高中的六年已經把我所有背誦教科書的能量、消化知識的力氣全部耗盡。
果真,大一大二,每一科我都是低空飛過,甚至還有一科「新聞攝影」在我昏頭脹腦之下得了零蛋。原因是,我根本不知道我自己選修了這一科,直到期中考將至,系辦通知我缺課時數過多,將以零分計算,我才意識到自己因為對書本、知識、課業完全失去追求的動力而闖了大禍,這在往後我出國留學申請學校時仍是一個抹不去的大污點。
大學裡有很長一段時間,我覺得,我可能一輩子都不再能靜下心來讀書,我也將完全想不起來該如何用功。甚至連學校特意規定的精選文學作品,我也隨意翻翻,沒有幾本認真讀完。
直到大三分組,選擇了技術導向的「廣播電視組」,成天可以玩聲音、做廣播、看影片、搞剪接、做節目,在五光十色的聲光操弄中,我才覺得上大學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。
但是,我仍然覺得「上課認真作筆記、回家努力追求知識」離我非常遙遠。
書本實在沒意思,老爸常常叨叨絮絮地責備我,別以為夾著兩本厚重的原文書晃蕩晃蕩,就覺得自己是了不起的知識份子!
事實上,我從不覺得自己了不起,反而渾渾噩噩如行屍走肉的感到很心虛,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大學想幹嘛。
畢業之後,我也不清楚自己想做什麼,讀新聞系理當當一名記者,衝著自己的音質還不錯,我竟然一畢業就考進三台當記者!
事實上,我仍然心虛,因為我仍舊不讀書,看到一片字海,往往半小時之內就自動闔上書,甚至闔上眼,好累好累啊。
所幸,我很會寫電視新聞稿,因為一篇兩分鐘的新聞稿只需要寫三四百字,把重點說清楚就好!我也很會把新聞稿的旁白唸得很好聽,因為在眷村長大,算是字正腔圓,年輕的音質也很渾厚清晰,更懂得利用抑揚頓挫把新聞唸得輪轉順耳。
但是,我還是常常心虛,因為我知道我不用功,害怕肚子裡沒東西,我不知道自己最終會不會是一名好記者。
於是,我在工作上轉向,從新聞跑去做節目。節目,有燈光、音效、舞台、布景、設計、搞創意、操弄包裝手法,我又開始興致勃勃。
然而,讀書,仍舊離我如此遙遠。關於讀書,我真的從頭到尾就只知道要在國中高中六年「狠狠K書」以考上好的系、好的學校。
直到,我離職回家當媽媽,我因為想要了解自己的孩子而開始撿起一本本的教養書來讀。常常,我讀到三經半夜還不能罷休,我開始嘗到求知若渴的滋味,我自己找教育心理學、認知心理學、蒙特梭利、史賓賽、多元教育、學習與大腦…各種書來讀,讀得興味盎然。
孩子出世,我又把自己的眼光與心智調降至我與親愛的孩子齊平,從沒有文字的圖像書、讀到誘人的繪本、白話古典文學、少年小說、科普書…,然後,我自己忍不住跳過孩子現階段的歷程,先跑到自己過去該深刻經歷卻完全跳過的青年期,雜七雜八的,什麼書我都讀起來,更多領域、更多的書、與教育不相干的書都讓我忍不住一本一本讀將起來。
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,我一個媽媽竟可以在一方斗室,隨心念、隨心情,從教養的領域跳到心理學、跳到文學作品、再跳到趨勢書籍、跳到古文、四書、詩詞…,整個生活可以深觸得如此廣遠,非常豐富而滿足。
閱讀,幾乎已是每天停不下來的工作;研究、思索、反芻,是我一天中非常重要的樂趣來源!而一旦在思想上豁然開朗,或與真實生活交織激盪出新的體悟,便有一股強大的力量逼使自己一定得找時間靜下來整理、記錄,寫下一道道如吉光片羽的靈光乍現。於是,筆耕成為非常固定絕不可少的例行事項。
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是相對的,如果不曾飢餓,就不知道飽足的喜悅;如果不曾經歷失去學習、追求知識的動力,就不可能於今因戚戚焉於一小段文字而產生莫名的幸福悸動。
老朋友問我,現在當全職媽媽,小孩一個一個慢慢大了,將來怎麼辦?
我只看到一個畫面,我有好多好多的書想要看,我有很多很多的想法必須寫下。
我非常期待!生命太有趣!
【當然,這本「教出好兒子一點都不難」也是我讀了很多書籍思考整理出來的作品http://www.books.com.tw/activity/2013/05/goodboy/index.html】